朝来虹影散青红,旱气旋随夜雨空。
颃颉竞看飞石燕,蠉蠕应快洗桃虫。
旧闻人说天心解,今见时和岁事丰。
五谷穰穰无几日,敢将豚酒谢穹窿。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端居养幽素,冲然澹无滓。岂乏华藻荣,涅缁恐兹始。
一室洞昭融,于焉表微旨。蒙庄亦何人,先予契斯理。
夜阑始觉湿衣裳,闻道广寒深且长。绕岸唐隋分古树,隔林笑语属长杨。
蛟龙寂听惊人句,鸥鸟慈依牧郡场。有客明朝重载酒,相逢还似水中央。
万金一曲艺偏殊,谁效工颦学步趋。
水上盈盈逢洛女,桑间冉冉见罗敷。
腰肢结束元难有,杨柳风流得似无。
瞥眼繁华易惆怅,何如丈室对疏芜。
横桥通废岛,华宇出荒榛。
风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
使君如独乐,众庶必深颦。
何以知家给,笙歌满水滨。
灯意留人云自列。六市轻帘,斗露钱塘月。十二修鬟流翠结。
东风摇落仙肌雪。
浅浅银壶催晓色。兰影香中,总是江南客。去国一场春梦灭。
关情不记分吴越。
初旭湿霜痕,溪流缓复奔。路因频到熟,心待旧交论。
山势随村曲,窑烟接海昏。知君多善教,所至俗还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