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四

无愧于心对圣僧,不图人爱爱人憎。打刀不是并州铁,谁与诸方剪葛藤。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相逢只在万山阿,每愧才疎藉琢磨。

昨日忽来明日去,会时常少别时多。

茶聊当酒匆匆话,诗为言怀细细哦。

折得梅花须寄我,不然携杖早相过。

菊黄稻又熟,秋事满郊墟。正睹过江雁,因思纵壑鱼。

山瓢促家酝,野饭饱园蔬。问子归何乐,躬耕仍读书。

赭衣舂永巷,酸风起幕杵。

声声碎妾心,妾见痛隔三千里。

灞水欢迎骨肉恩,子母再见无由缘。

谁将鸩羽饮龙子,晨猎上林如意死。

妾耳纵能闻,妾目那能视。

妾口纵能言,妾足安能履。

白日改色天容愁,未央宫中桐叶秋。

堂堂丰沛龙准公,三尺造汉烹英雄。

击布归来尚无恙,预置股肱如指掌,

明知戆勃可安刘,何为存妾子母无良谋。

太白酒楼何砐硪,槛前坐见千樯过。南池故是少陵迹,可怜野水环陂陀。

记我年前步池上,正逢泥滑愁双靴。东岳之云幂列岫,城隅沟洫成黄河。

高槐疏柳半临水,人家户外联艑舸。今年十月重到此,忽觉胜概清罗罗。

池堤既类彩虹偃,池水亦似青铜磨。幡幡老树杂新树,叶虽落尽留枝柯。

三间瓦屋照寒日,门榜高揭字擘窠。问谁为此祀工部,座斫山骨陈象牺,守祠老人说颠末。

昔岁使者来仁和,东阳裔孙癖好古,南池百度停骖騧。

叹息杜公旧游地,无人构屋理则那。捐金诛茅辟荒秽,架木筑土成槃薖。

高斋西蜀非一处,此添东郡新行窝。伐石刻诗置两壁,俾传久远期无他。

维时落成值孟夏,花叶旖旎纷芰荷。瑶觞进拜巫屡舞,蒲牢殷地应灵鼍。

仿佛郑公出小队,林间络驿鸣珠珂。风湍水槛映冠盖,一州人士来奔波。

共诧草堂得壮观,竟与酒楼齐嶪峨。瘦容骨立尚戴笠,无乃饭颗还讥呵。

我知沈侯有深意,非为閒眺蠲烦苛。《风》《骚》以降作者众,大海讵计蚌与螺。

有唐独见两夫子,光焰万丈争义娥。囊括百家奋巨笔,俯视余子真幺么。

况论忠爱出肺腑,诗仙又逊诗王多。流离浑忘身冻饿,但愁海宇森干戈。

万间广夏岂虚语,得志应起生民疴。篇篇立意追《大雅》,不止逸藻媲汨罗。

稷契心期合俎豆,便私所好原非阿。精神千载倘记忆,应招太白同吟哦。

当时嗜酒今得地,官河酒旆驰轻艖。岱山迢迢拱户牖,朝霞朗对朱颜酡。

堪笑主簿附享祀,姓许名字知谁何。沈侯沈侯好文黑,眼见醉草《迎神歌》。

他年有客考古迹,定抚碑刻千摩挲。

紫毫笔,

尖如锥兮利如刀。

江南石上有老兔,

吃竹饮泉生紫毫。

宣城之人采为笔,

千万毛中拣一毫。

毫虽轻,

功甚重。

管勒工名充岁贡,

君兮臣兮勿轻用。

勿轻用,

将何如?

愿赐东西府御史,

愿颁左右台起居。

搦管趋入黄金阙,

抽毫立在白玉除。

臣有奸邪正衙奏,

君有动言直笔书。

起居郎,

侍御史,

尔知紫毫不易致。

每岁宣城进笔时,

紫毫之价如金贵。

慎勿空将弹失仪,

慎勿空将录制词。

美女姣幽姿,高阁日初迟。重关鱼钥彻,邃闼捲罗帏。

春风玄禽语,春露丰茸滋。床前濯素手,对镜画蛾眉。

蝉鬓安钿掠,金爵盘青丝。环声振皓腕,飘摇香泽微。

珊瑚交玉佩,明珠翠带垂。娃僮谙细语,保姆警容仪。

静态辞游伴,矜情习礼诗。妙质年三五,令淑国人知。

媒氏徒佻巧,玉帛旷佳期。紫兰开更落,恬坐阅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