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伊叟庵 其二

此庵庵北望伊堂,南望伊川极目长。更有箕山并颍水,连延直入挂瓢乡。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猜你喜欢

满川秋获重赬肩,拾穗儿童拥道边。

夜夜江村无吠犬,家家市步有新船。

夺攘不复忧山越,安乐浑疑是地仙。

惟有衰翁最知达,避胡犹记建炎年。

白草开平野,炎晖照暮云。

商原宁易嚮,崑玉怯同焚。

田烛宵俱远,边烽晓不分。

方阳休自任,阮瑀久从军。

七载山楼替海浮,梁髯风骨冷砭秋。相看不改当时貌,一笑那知举世忧。

挂壁龙吟须起蛰,通天狐醉可深尤。神中诗卷镫前语,恐惹霜痕拂钓钩。

修廊坐萧爽,襟怀澹无豫。淅淅凉风生,从篁散清露。

庭户寂无人,流萤自来去。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刘辟肆乱心,杀人正纷纷。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

从史萌逆节,隐心潜负恩。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

凡此士与女,其道天下闻。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

贤者不为名,名彰教乃敦。每惜若人辈,身死名亦沦。

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

何不自著书,实录彼善人。编为一家言,以备史阙文。

秦季贤愚混不分,只应漂母识王孙。

归荣便累千金赠,为报当时一饭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