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频挥霹雳手,定知不费琰之才。且投丹笔携诗笔,来就花间把一杯。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腰下重金贵,眉间一点黄。定知从此庆非常。况有阴功宜寿、等天长。乞得仙家酒,来称诞日觞。乃翁阿母醉何妨。行见诸郎接武、上明光。
珠络玲珑,罗囊闲斗,酥怀暖麝相倚。百和花须,十分风韵,半袭凤箱重绮。茜垂西角,慵未揭、流苏春睡。熏度红薇院落,烟锁画屏沈水。
温泉绛绡乍试。露华侵、透肌兰泚。漫省浅溪月夜,暗浮花气。荀令如今老矣。但未减、韩郎旧风味。远寄相思,余熏梦里。
重重楼阁倚江干,岸草汀烟远近间。
春水生时都是水,西山青外别无山。
云归长若真人在,风过独疑帝子还。
自古舟船城下泊,几人来此望乡关。
远思意而子,因作鷾鸸中。虑世本遗物,全生翻近人。
轻凉便肌发,潇洒外埃尘。山林有独往,此亦陶唐民。
朱君纯孝人,宦游古丰水。有母在高堂,鹤发垂两耳。
海云天一方,家山地千里。水湄开小轩,日夕歌陟屺。
哑哑夜啼乌,返哺故林里。眷惟寸草心,效报将曷已。
显扬实大孝,温凊乃常理。愿言鸾诰荣,千载光信史。
双瀑挂天绅,七杉排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