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谱最称蒙顶味,露牙云液胜醍醐。公家药笼虽多品,略采甘滋助道腴。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我始到关中赤日背,流汗仰示高云驰。四郊方悯旱飘风,飒飒吹行辀西来。
十日雨,不休泥。潦逵途成巨壑洪,涛澒洞蛟龙浮崖。
崩石走,昼昏瞀,莫辨去马与来牛。荞麦方花谷垂实,漂残委地纷狼籍。
农家望望今岁丰,顿足咨嗟向阡陌。官租私责何从输,饥寒岂免沟中瘠。
行台独处愧高崇,纷纷决溜如乱淙。寝食无聊错昏昼,经营燥湿移西东。
何况茅茨与土屋,岂禁上雨复旁风。崩摧露处亦何限,安得大厦为帡幪。
丰隆屏翳毋太忍,下视九土多疲癃。君不见女娲一炼五色石,上补天漏全化功。
敛心玩泉石,缩眼察园林。野老无拘束,山泉有妙音。
地偏尘世隔,树密屋庐深。霭霭夏山色,寻阶上素襟。
当年开国隆文运。京华盛会罗英俊。领港惜偏颇。文坛灾难多。
重兴将十稔。新秀如春笋。一事稍伤神。眼中稀故人。
高阶既激涧,广阁更交柯。葛巾久乖角,菊径简经过。
山色故园好,妒君归及春。诗从携杖得,名以去官真。
林笋甘于蜜,湖莼绿似蘋。试看纸尾署,谁不叹风尘。
我生实不辰,降志而辱身。如今好相戒,莫作采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