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涧寒探月,高斋客聚星。霜分破窗白,山献隔帘青。
窥水知僧定,占云识地灵。时时惊鹤梦,木叶下危亭。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天津桥畔火光起,魏王堤上看洪水。
二月烟花奈客行,小红桥外雨初晴。最怜明远伤时后,犹有隋家水调声。
六代山河残雪尽,早春城郭绿杨生。千秋呜咽邗沟水,入世樊川别有情。
几树芙蓉近水低,碧沙凉露泣莎鸡。月边已有南来雁,飞过荻江官渡西。
客里遥逢令节,城中不见繁华。南山漠漠烟远,清渭迢迢日斜。
独树桃花自发,高楼燕子谁家。可惜年年春色,催人白发天涯。
公子漫誇金谷富,先生祇爱玉川贫。山中矫矫七君子,堂上皤皤四老人。
时引壶觞聊自醉,肯教鹅鸭恼比邻。深红浅白兼秾紫,看取林园十亩春。
昔我游丛林,颇与耆宿伍。弹指百千偈,纵横藏中语。
自谓得宝珠,有取无不与。今来谒松师,一语不得吐。
乃至欲吐时,涊然汗如雨。回首青天空,荆棘皆净土。
持此拟叩师,恐师竟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