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雪云寒不动,林鸟噤无声。
病起衰何剧?囊空醉不成。
中原乱方作,弱虏运将平。
台省多贤俊,常谈媿老生。
君不见太傅晚岁具海舟,归欲极意东山游;翰林偶脱夜郎谪,大醉赋诗黄鹤楼。
两公穷达何足道,同是逸气横清秋。
我无一事行千里,青山白云聊散愁。
有酒不换西凉州,无酒不典鷫鷞裘。
不作王猛傲睨坐扪虱,不作甯戚悲歌起饭牛。
五云覆鼎金丹熟,笙鹤飘然戏十洲。
随风和雨带烟开。更清冷、照崔巍。片片亦佳哉。细看得、花如剪裁。
茅檐出没,水浮桥外,人自两峰来。吟到涧泉梅。问何似、山阴道回。
六月长安道,功名两字催。云头烘赤日,马首渗黄埃。
汗额挥淫雨,饥肠转殷雷。输他河朔客,冰酒泻荷杯。
东风入仗岁华新,万姓朝天拜舞频。借问春光回帝里,寂寥还亦到孤臣。
三年珠海客,怀抱几曾开。此日人将别,高天雁正来。
边风过细柳,羌笛思残梅。帷幄堪前箸,宁唯草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