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见说焚鱼徐学士,青山黄卷卧烟萝。蓬台日月论里久,花径云霞染翰多。
兴在五湖时放棹,家无十里不鸣珂。金庭仙宇吾将觅,鹿驾邀君一共过。
博得君王宠,羊车去又来。金炉香篆袅,玉阙漏声催。
春色桃腮妒,秋波柳眼开。《霓裳》歌一曲,明月上宫槐。
高牙大纛立门户,鸣玉腰金皆父兄。读尽床头书万卷,他年功业看纵横。
睢水东,彭城下。西风残照古台荒,楚项重瞳曾戏马。
振鬣长鸣声捲河,翻身一跃光腾波。时危力尽将奈何,骓兮不逝空悲歌。
九日黄花秋霜晚,长河东流去不返。遥怜霸业逐烟消,宾雁南飞楚天远。
十度麦城道,三分汉寿侯。蛮乡耘土瘦,鬼俗见鸦愁。
烈迹穷诸夏,青山让北丘。毗尼称弟子,荤血可能休。
草青云碧接孱颜,一径深林记共攀。步屧只如前两岁,停舟仍在上三山。
岩空松响舍风急,春尽花枝著雨殷。寄语闭门千帙畔,梦魂曾否到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