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俞

之子来相问,吾言岂不诚。文章难得理,声律易求名。

贫甚须清节,亲安莫远行。异时如有立,宗族亦知荣。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出麾临建水,下世在公堂。苦集休开箧,清资罢转郎。
瘴中无子奠,岭外一妻孀。定是浮香骨,东归就故乡。

紫翠台临宛削成,春筵迟我此宵情。鳌灯海上连三岛,渔篴波间弄一声。

暖入玉壶冰渐解,香生兰渚酒初倾。倚阑恍挟飞仙辈,畅饮中天对月明。

频年承乏选贤关,自惜生居黍谷寒。雠尽加三难自暇,听残敲五敢求安。

蒙恩邂逅真多乐,已事分飞亦足欢。从此尘劳能脱否,待寻蜀客试占看。

雨后蜂忙燕啄泥,野蔷薇过柳华飞。道人抱艺行天下,好语春鹃似见几。

月窟移来有贵名,一帘金碧照东荣。

鼻端入妙睡魔醒,眼底会真诗句生。

日气珑璁无奈醉,露华凌乱不胜清。

君家倾国何时见?淡扫蛾眉捻夕阴。

大字书便老眼,小弦声恼闲情。

养得人来疏懒,枉教天与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