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介夫

短亭车马地,送子一盘桓。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

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不虑菩提远,焉将鹿苑遥。祇愁悬路险,非意业风飘。

八塔难诚见,参著经劫烧。何其人愿满,目睹在今朝。

少师香火最婴情,三月俄惭辍讲行。祗为白驹蕉萃甚,埸苗别自费经营。

还治出西华,春城散曙鸦。

俸支常不足,客到竟如家。

古思澹流水,闲情赋落花。

朝朝垂手版,山色正当衙。

司马著书应病暍,起来徐步上高峰。帘栊近月低相映,洞壑归云远更浓。

白日不悬车下景,青年那复镜中容。当筵喜有琼瑶赠,何处山城杳暮钟。

一庵畴昔共嵚崟,古木垂阴岁月深。恐是三生房次律,要随藤杖去重寻。

风雅久寂寞,吾思见其人。

杜君诗之豪,来者孰比伦。

生为一身穷,死也万世珍。

言苟可垂後,士无羞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