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重咨嗟,非缘惜岁华。关山异乡客,砧杵别人家。
天冷云含日,溪清水献沙。屈魂终不返,悲思更无涯。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黄昏入夏口,无计问刘琦。假若不逢君,流落安所之。
世事何须问,真心但不违。閒云如有约,此日幸同归。
薜荔裁初服,凫鸥共钓矶。故乡风物好,转觉宦情微。
采莲复采莲,采花莫采叶。叶上多朝露,花开盛颜色。
同舟二姝女,流盼轶明月。斗溜荷上珠,将逞肌肤白。
岸上骑马郎,调笑五陵客。岂不念所欢,淇水不可越。
奕奕高堂,丽于城隅。有植其
盘关自昔雄吴郡,与客携壶次第行。孤塔岧峣撑碧汉,万山回合绕秋城。
河流隐映星初见,云树依微月倍明。取醉但酬今夕兴,升沈莫问古今情。
郭相谋深古来少,词翰升堂为君扫。
忆君诵诗神凛然,相逢苦觉人情好。
歌词自作风格老,百壶且试开怀抱。
皂盖能忘折野梅,浣花溪里花饶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