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笔花大放春正月,淋漓满纸云烟迹。韩潮苏海公兼之,此才讵易求山泽。
造物生才转忌才,市隐乃有斯人宅。驰骤名场数十年,庆逢花甲为加额。
我公微时即负名,膏火不继呼将伯。鏖战不肯閒寒暑,阨穷无损家清白。
交游当世悉文豪,意气轮囷肝胆赤。肉眼不识瑰异材,刘蕡未展青云翮。
退归林下拥皋比,楚材晋用尊前席。兰陵士女多才名,成材胥感贤师力。
吾家先达昔有人,曾将文稿兼诗刻。我公幼抱幽草思,老来尤挺寒松格。
等身著作寿名山,得者当如拱璧获。笑我病足不入园,咫尺千里同逐客。
晨兴嘉藻慰孤怀,比之药石胜千百。我生浩劫虽已过,沈观世变忧未释。
愿迟高驾醉壶觞,一倾积愫娱晨夕。短才蹇劣何足言,耽吟况未知绳尺。
书来谀奖乃过望,曲高不和难宽责。惜哉俗累未能祛,此心终以形为役。
青山昔年有凤凰,移巢中山琼树苍。凤凰凌云去渺茫,鹓鷟遗族皆文章。
金玉为羽锦绣肠,渴饮河汉吞奎光。中有一雏在高冈,众目争光睹嘉祥。
嗈嗈几听鸣朝阳,音如重译流宫商。出林沐浴雨露香,思欲闻韶舞岩廊。
振翮一飞回故乡,翩然照影姑溪旁。一朝瑞采生我堂,惊看异物来何方。
抚此灵质询其详,乃匪物也人之良。手探诗轴出锦囊,始见一家文气昌。
叔侄昆弟翰墨场,鲸鸣玉奏声铿锵。我闻君家世德臧,天降百福纷穰穰。
若祖从吏笔飞霜,狴犴生死分毫芒。彼何人斯怗富强,虎吞无辜如犬羊。
父子诬服情可伤,狱成忍使膏铦铓。独以智识烛奸猖,确言当庭折巧簧。
暮夜万缗投贿赃,厉声正色麾门墙。渠魁首实无遁藏,一鞠服罪甘斧戕。
官民共喜冤疑彰,不矜不伐如寻常。野服归隐享寿康,无心云路腾飞黄。
阶除缤纷五色裳,玉树竞秀芝兰芳。我识彦和温且庄,伯渊积学真贤郎。
仲清簉羽鹓鹭行,欲见其馀犹未尝。溪窗烟月琴在床,宝坊教席松风凉。
客来烹茶当酒肠,甑炊红粟齑为浆。凤兮凰兮千仞翔,览德而下情悠长。
听歌此诗非楚狂,飞上太清朝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