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居邻县,得闻金玉音。路遥相见少,道合受知深。
已矣瓜时戍,悠哉魏阙心。归舟望不及,白日隐寒林。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
苦热已无计,那堪与病俱。过从无好客,遣兴有新书。
世事炎凉态,人生骨肉躯。何当寄伯仲,相与问何如?
山中朝沐罢,地下忽修文。日黯炎洲树,江寒桂水云。
风松吟旧馆,露草泣孤坟。欲拟招魂些,泉台恐不闻。
西山宜落日,乃在桑榆间。泛泛霞彩动,哑哑飞乌还。
倒影丽穹汉,馀晖遍岩峦。安得鲁阳戈,挥之起颓颜。
无姓无名越水滨,芳词空怨路傍人。
莫教才子偏惆怅,宋玉东家是旧邻。
层崖一道写潺湲,知是清流旧日关。独树遥天挂霞色,尚疑飞将挟俘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