龊龊复龊龊,浅谋同燕雀。不思明日忧,但取今日乐。
俗儒抱书卷,未去眼中瞙。谁将古人泪,更为今人落。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平时行近绣帘前,一笑双眸语早传。今日怕掀帘子看,隔层楼似隔层天。
善舞吾闻霓裳曲,□□音有陶朱公。长袖多钱世岂少,铁鞭难得尉迟恭。
流火稍西倾。
夕影遍曾城。
高天澄远色。
秋气入蝉声。
龙尾沟边飞柳絮。虎头山下花无数。花底醉眠留杖屦。
花上露。随风散漫飘香雾。
老去逢春能几度。不妨且作风光主。明日不知风共雨。
回首处。夕阳又下西山去。
绿发无多白发长,谪居还复是他乡。风纫晚佩猗兰弱,雨滴春蔬早韭香。
碧柳五株千本菊,黄牛十角一群羊。得闲随地为农好,不独长安与洛阳。
别有清溪胜,回探思不穷。
鸟鸣残雨歇,帆落暮潮通。
关路逢桃径,江花引桂丛。
还闻歌《水调》,流响步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