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军刚要罪杨妃,空使君王血泪垂。何事国忠诛死后,不将林甫更鞭尸。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篮舆出乘兴,佳客不相遗。水色鸣驺外,林光倚盖时。
寒馀草初变,风煦柳先知。复阁披襟久,回廊步屧迟。
招提应不厌,幽熟重前期。会待花如霰,壶觞约自随。
越客逃名误凿坯,汉庭初聘碧鸡才。
操心四十知无惑,削牍三千恥自媒。
苦吟多年依洛社,赋成他日上兰台。
郡斋悬榻流尘满,七见东风落楚梅。
拂袖行歌归故乡,相思又是一星霜。梦回江上秋风杳,愁入天涯春草长。
书问久淹嗟契阔,诗章时读慰凄凉。知君亦有逍遥兴,肯学征鸿为稻粱?
小窗红桂秋香袅。袅香秋桂红窗小。斜鬓玉簪花。花簪玉鬓斜。
瘦腰裙样旧。旧样裙腰瘦。回雁锦书催。催书锦雁回。
陶令情非冶,广平赋偶纤。鸾台朝洗砚,春草夜收奁。
倦翮犹思猎,村眉也效尖。白发伴毛颖,溷上亦时拈。
齐民本自乐衡门,水旱那知不自存。
圣主忧勤常旰食,烦公一一报曾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