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官众未许,分政且归闽。名系金闺彦,身为蕙帐人。
林泉新得主,冠履渐无尘。知足应常足,安能更问津。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蚤向南山除芜秽,更从负郭饶菑畬。长吟却笑南阳子,三顾何劳到草庐。
十里蓉湖漫紫烟,葑溪来渡夕阳船。江村莽苍初寒候,杨柳昏黄欲暮天。
白鸟有情迎我惯,好怀无句惬秋妍。少陵此兴今何在,一段风情寄八篇。
不谓风云变,能为江海行。鲸鲵骇浪日,萝蔓附松情。
开国梁朝系,承家汉相名。淹留聊隐豹,登眺几啼莺。
梦掇庐山秀,帆辞洛水晴。嵩云流古苑,河气幕炎城。
出璞宁三献,惊人想一鸣。他时杖屦地,东道倘相迎。
支枕乱愁并,廉纤静夜听。响空阶、点滴分明。一样芭蕉秋战雨,浑不似、故园声。
尘梦苦难醒,劳劳度此生。湿寒衾、泪已成冰,剩有归心随断雁,飘泊处、又无凭。
赤日东郊午,言过孝子庐。草衣惟短杖,土屋有藏书。
蛛网苔侵户,蜗墙雨溜渠。闵祠看咫尺,比德定何如。
何处吹来笛一声,长空如水浸江城。
中秋有月云偏妒,底事今宵放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