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柳萧条行已老,圣贤希阔未尝中。
眼看芍药纷纷尽,赖有樱桃颗颗同。
尘编何用朝朝看,新酿还须处处赊。
好事若能频载酒,不妨时复到杨家。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离筵开祖道,别驾向神京。飞挽玉程急,驰驱官况轻。
处膏元不润,濯水自知清。好为司农道,苍生望缓征。
两度相逢皆草草,临岐无奈别情何。沅陵更有刘明府,颇恨归时不肯过。
老木经霜众窍空,月明深夜响秋风。始知天籁非人籁,吹万由来果不同。
伏溜侵阶润,繁花隔竹香。娇莺方晓听,无事过南塘。
荷生渌泉中。
碧叶齐如规。
回风荡流雾。
珠水逐条垂。
彪炳此金塘。
藻耀君王池。
不愁世赏绝。
但畏盛明移。
霜打汀岛赤,孤烟生池塘。清吟倚大树,瑶草何馨香。
久别青云士,常思白石房。谁能共归去,流水似鸣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