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宫阙倚芒山,殿阁层层半岭间。
犹恐北来冈阜浅,太行东抱故孱颜。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叔护北征去,相送落星墟。帆樯如芒柽,督护今何渠。
兰阴山跨浴溪南,春破峰颜三月三。
松柏森森翻野籁,竹梧隐隐扑晴岚。
高摩云汉千寻路,倒浸峰峦百尺潭。
此外未知谁洞府,试春游骑必停骖。
坐卧掩虚堂,香风绕笔床。
咏花生艳冶,题柳遂轻狂。
事少人偏倦,情多梦不长。
年年愁病日,却笑为诗忙。
龙江波似箭,一夕下邕州。稍转苍梧棹,遂乘南海流。
行歌具区薮,归隐海藏楼。欲问来南录,名山属孟侯。
茗地曲隈回,野行多缭绕。向阳就中密,背涧差还少。
遥盘云髻慢,乱簇香篝小。何处好幽期,满岩春露晓。
君王轻爵重艰虞,欲把铜山铸虎符。天上故人修诏草,山中幽子看除书。
轩裳衮衮争先进,肉食纷纷愧远图。戡乱扶颠今日事,不知廉蔺果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