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三载徐园住。记缠绵、春衫雪屐,几曾离阻。又作昭王台畔客,日日旗亭画句。
最难得、他乡欢聚。眼底独怜君落拓,又何堪,鹃鸟啼红去。
都不信,竟如许。
千丝漫理无头绪。问愁悰、原非只为,渭城朝雨。如此人还如此别,说甚淩云遭遇。
笑多少、痴儿騃女。本拟三冬长剪烛,怅今番、旧约成孤负。
和残菊,隔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