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轺旧西蜀,出镇复东川。
父老知遗爱,壶浆定满前。
江山昔年路,旄节异邦权。
望重朝中旧,疆分剑外天。
岁登无猛政,蛮服罢防边。
去国身虽乐,忧时论独坚。
孤诚抱松直,汇进比茅连。
我亦相従逝,疏狂且自全。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隃望平山碧四围,鹁鸪啼处见柴扉。白蘋风起雨初歇,绿叶成阴春又归。
野外樵夫纷避道,溪边鸥鸟独忘机。深杯百罚人扶醉,一枕西轩月满衣。
名父由来产哲儿,一门忠孝蔼芳菲。自从藩府驰朱毂,久缺庭闱戏綵衣。
兵筦少淹当遂相,樊川已得未容归。鲁公居外周公内,清夜相思魂梦飞。
六籍横陈日醉心,忍贫不肯问钱神。
旁人但见见冰冷,岂识胸中暖似春。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
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
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
长风驾余舟,老人急开关。
逢迎欠高僧,喜有识面山。
平生癖幽壑,便合茅三间。
君命何敢留,归棹随赐还。
惭愧和光翁,笑指青童鬟。
网事烟云过眼频,鸥盟共忆拾芳尘。任凭网事随春老,惜取芳尘贮梦新。
心镜恐为风点破,诗情好藉雨调匀。遥知楚水红翻处,一掬清芬最沁人。
当时和泪织璇玑,零落惟馀旧锦机。明月妆楼人寂寂,海棠庭院雨霏霏。
葳蕤不闭黄金锁,刀尺空裁白苎衣。根杀春来双燕子,画梁同宿不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