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判黄元功公廨枕江有小亭落成之初予偶假居之明洁深稳因得游息其上榜曰寓亭并留鄙句以见意

物生天壤间,有形孰非寓。心随万境转,飞走各依附。

峤南山河异,岁月亦屡度。新亭枕江皋,杳渺可飞步。

风涛振几席,云月随杖屦。吾生真寄耳,那复叹淹驻。

当年有离忧,政以南北故。举足皆道场,意适随所遇。

往参少林禅,归指曹溪路。去住吾何心,要以生死喻。

远迹混渔樵,忘机狎鸥鹭。千载如知心,相对犹旦暮。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猜你喜欢

苦雨滞行舟,江村信宿留。市灯明岸际,渔罟倚竿头。

树色迷归梦,滩声响旅愁。回看青湿处,千里暮烟浮。

栖棘空回首,飞凫竟折腰。祇今随泛宅,敢复叹沉僚。

行路终难拗,迷魂不可招。山川良是昔,恍似鹤归辽。

来是嫣然去黯然,盈盈未是嫁时年。鸟犹带绫方呼熟,草亦如花要趁鲜。

曾学大家羞更好,便为贫妇德须贤。遥知此去芦帘下,魂绕璚楼玉镜前。

夜半村姑著绮罗,嘈嘈社鼓唱秧歌。汉家装束边关少,几队□儿簇拥过。

扶藤来访古招提,月壑云天分外奇。

料得山林暗相贺,苍崖今日有新诗。

正位东宫玉一枝,金莲结子总堪疑。浣衣局里谈前事,犹记红毡裹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