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岭外遇寒食

春日自明霁,我心何郁伤。草木竞芳菲,飞鸣自颉颃。

悄悄坐书幌,幽幽宴空床。既无功名念,反思白昼长。

愁来不自持,零落鸿雁行。三过解泽流,六见槐柳黄。

最怜小儿女,路远不得将。生还一笑喜,死去埋他乡。

生死如循环,我师佛老庄。感此寒食节,新烟过邻墙。

松楸渺云海,目极摧肝肠。书成附鳞翼,不如永相忘。

何以慰目前,作诗示阿张。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猜你喜欢

泊船香炉峰,始与子相识。

寄书邗江上,诒我峰下石。

缘以湘水竹,携持与南北。

永怀故人欢,不愿百金易。

竹枯归樵苏,石烂弃沙砾。

夷门得邂逅,绿发皆半白。

追思少时事,俛仰如一夕。

老矣无所为,空知念畴昔。

常思一杯酒,要子相解释。

出门事纷纷,归卧意还讥。

闻当上湓水,持诏守岭厄。

方为万里别,执手先惨戚。

兹游信浩荡,山水多所得。

为我谢香炉,风尘每相忆。

前年阳亢骄,旱日赤如血。

万里随羽书,挥鞭无留辙。

炎毒乘我虚,两岁苦病蝎。

遇夏火气高,烦蒸不可活。

饱闻食罂粟,能涤胃中热。

问邻乞嘉种,欲往愧屑屑。

适蒙故人惠,筠箧裹山叶。

堂下开新畦,布艺自区别。

经春甲未坼,边冷伤晚雪。

清和气忽动,地面龟兆裂。

含滋竞出土,新绿如短发。

常虑蒿莠生,锄薙不敢阙。

时雨近沾足,乘凌争秀发。

开花如芙蕖,红白两妍洁。

纷纷金蕊落,稍稍青莲结。

玉粒渐满房,露下期采折。

攻疾虽未知,适愿已自悦。

呼童问山鼎,芳乳将可设。

宦学差池已倦游,一犁真欲老西畴。天公为作丰年信,更喜将军入蔡州。

薄垒毡车咽,危台斥候移。孤忠万夫望,独许寸心知。

义动乾坤正,生残日月亏。南山竹有限,难尽泣君辞。

且莫渡河去,风吹水倒流。隔沙人不唤,空老济川舟。

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

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

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

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