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清坐有怀 其二

学道未忘名,欲跨扬州鹤。渊明赋归来,颇恨未恢廓。

平生刚褊性,敢避穷兽搏。君诗如清琴,平淡犹贺若。

泠然山水音,妙响振林壑。宁为太史走,岂事桓温幕。

乐哉吴望游,微凉生殿阁。况兹积雨后,枕簟谢焚灼。

未能去三彭,便可休六凿。跌宕文字间,诗酒自相酢。

气凌李杜豪,力振曹刘弱。偏师攻长城,稍稍出方略。

山川助离骚,景象如宿约。阴风起虚籁,暮霭昏城郭。

菡萏泛金塘,筼筜陨银箨。卧看晓参横,坐待残月落。

不愁衣典尽,尊空莫起酌。明朝醉复醒,生忧押垂脚。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猜你喜欢

行穿荦确度谽谺,路跨清溪一木斜。

历尽艰危到平地,坏垣欹屋两三家。

他日照眼临江边,梅花两株一何鲜。真成白雪相期得,埋没清香人所怜。

芎苗高一丈,细花如申椒。不独服芎根,衣佩或采苗。

清芬袭肌骨,岁久亦不消。所以湘浦客,洁修著高标。

我老苦多病,风寒首频摇。愿移一百本,溉根豁烦嚣。

虽无下女遗,乾叶插盈腰。逃泥贳旦暮,不学楚人谣。

翠玉玲珑朵朵娇,熟衣裁得替生绡。都人不识悲秋苦,只等西风出看潮。

百年三世离乡井,南北羁迟剩此身。司马倦游仍作客,伯鸾赁庑总因人。

旧交渐少成孤往,来日无多更几春。莫是前生香案吏,有缘犹得托比邻。

蘋芷江边已五年,厌闻风浪打船舷。南风萧艾荒凉野,时望高丘一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