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索居江上楼,廿年不出怀旧游。
扣门下楼出迎客,但见绝壑风飕飕。
岱宗日观山上头,日出未出苍烟浮。
嵩高插天太华碧,蛾眉青城翠欲流。
匡庐老泉挂白石,苍梧水落湘江秋。
悬崖倚天万山立,翔鸾舞凤蟠苍虬。
幽岑远树互出没,白云不散松风收。
松根老樵列四五,招我共入青林幽。
平生游历走不遍,千里万里穷遐搜。
如何一日堕我前,空翠杂沓来双眸。
举头问客何因入此境,乃是手持图画来沧洲。
俞君作画时,雅有山林癖。
朝登望秦山,万壑千岩净横臆。
暮上香炉峰,海色秋清上遥碧。
归来放笔作董元,笔底丹青浩无迹。
海桑一别三千年,山月江风耿相忆。
仰观岩上泉,俯看松下石。
故人不见空画图,十幅云烟卷还客。
(1299—1394)元明间浙江会稽人,字子予,一字伯钧。元至正间中甲科,时称宿儒。洪武初征修礼、乐书,授国子助教,进博士。后命订正蔡氏《书传》,书成赐归。有《临安集》。
千年一度复来归,城郭何人识令威。当日荣华竟谁是,祗应皆作路尘飞。
鸡犬寻常得自由,从来无喜亦无忧。眼中若见秦时代,满洞花开也是愁。
仓颉鹳鸟迹,於是创文字。
原其制作心,本以便记事,
呼读犹强名,况乃论位置。
周人建小学,六书分义类。
特令授童蒙,庶几别同异。
奈何中古后,穿凿失伦次。
早皿晋医言,止戈楚人志。
宋更{马瓜}作騧,秦易辠为罪。
三刀自梦徵,两日因谶记。
山丝已怪妄,门草更茫昧。
白水及绯衣,皆是表符瑞。
解槐与说枣,抑又出讥戏。
形声罕复论,一切归会义。
咄哉许祭酒,著论穷巧慧。
流俗喜不根,传授满当世。
廷尉议三章,诸生谈六艺。
往往授其言,大抵皆附会。
林生最晚出,纷乱尤自恣。
何言斯亭上,刻石高赑屃。
却思荆舒祸,对此频雪涕。
凭谁掩其恶,水火为焚弃。
嫩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
谁与诗人偎槛看,好于笺墨并分题。
甘泽中宵下建瓴,一帘秋意枕边生。名山有祷神如在,听取村村打稻声。
专城奏课有光辉,两世承恩曳锦绯。钟鼓鸡人双阙晓,殿廷鸾字五函飞。
高门正好过宾从,载道今闻有是非。老矣何心评月旦,不胜乡曲念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