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迟本才子,始冠即周旋。舅乏郄鉴爱,君如卫玠贤。礼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鄙俗那劳似,龙钟却要怜。投砖聊取笑,赠绮一何妍。野坐临黄菊,溪行踏绿钱。岩高云反下,洞黑水潜穿。僻岭猿偷栗,枯池雁唼莲。身居霞外寺,思发月明田。犹恨萦尘网,昏昏过岁年。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跻览何所见,茫茫潮汐驰。云生蓬莱岛,日出扶桑枝。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愿言策烟驾,缥缈寻安期。挥手谢人境,吾将从此辞。
九服蹙靡骋,我怀良郁陶。憧憧野马尘,送我乘轮飙。
脩{車丸}一超忽,春光满江皋。黄花菜根味,紫花地丁膏。
五色蚕豆花,如鸣茧丝劳。农宗生民始,《击壤》成《咸》《韶》。
谁与饬五材,禾边倚之力。遂使糜烂战,不恤乾坤焦。
吾里绾吴越,风雨忧飘摇。有粟无金汤,慢藏盗之招。
经行揆形要,日暮玄云高。二妃洞庭宅,三姑泖湖居。
娥娥天帝女,应化为㜲姝。秦帝吞八极,游观戾海隅。
东南天子气,刘项先徵欤。如何污长水,株累千囚徒。
二妃风湘山,三姑沈柘湖。波涛秦簿令,
夜来微雨晚添凉,一枕迟人春梦长。料峭风吹深巷里,卖花声似促晨妆。
却似开晴又不晴。一枝垂柳绿腰轻。多情却似总无情。
月落粉墙花悄悄,终宵魂梦梦还生。春波眉眼太盈盈。
石磴手难攀,林深去复还。
人行啼鸟外,僧住白去间。
野兴平秋水,吟魂绕暮山。
马头风作恶,潘鬓任阑珊。
夹岸垂杨带雨青,踏歌人访濯缨亭。几行睡鸭随波注,流到桥边梦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