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幽林响欲滴,夜色始欲分。扶桑定已红,星象收其文。
尚复有飞鼠,扑击空中蚊。须臾两灭迹,寂然藏纷纭。
邻烟气稍上,谷禽声渐闻。七月入伏末,未减炎暑熏。
皇后漏雨意,似闵黎庶勤。此心谁予知,坐看南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