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听雨,向江上吴宫,又还听雪。早梅未折。怕因循过了,试灯时节。
软玉年华,似被昆刀暗切。澹黄月。唤花外笛声,吹起三叠。
人远芳讯绝。忆载酒横塘,那回鸳楫。画篷一叶。怅秋娘渡口,水寒筝咽。
应被春嗔,旧日心情顿别。艳悰歇。对天涯梦云休说。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鍊矿成金得宝珍,鍊情成性合天真。相逢此理交谈者,千百人中无一人。
南都秉节望如山,总宪重来父老欢。杨绾相唐骄侈格,长孺在汉觐觎寒。
功收治水三旬易,策救饥民十万难。今日仙輀向琼海,野人酹酒泣江干。
东望长淮水,宛如渭水清。空明天一色,亦可濯吾缨。
新月来何时,娟娟影溪曲。问之寂无言,似爱春波绿。
弯环一钩小,光彩巳优渥。烂若出冶金,滉漾眩人目。
鳞潜或羞明,鸥梦亦初熟。我从溪上行,俛仰趣自足。
良夜难屡逢,迟迟惜归躅。
又见春风湖上花,故人南北已无多。
谁能记得同游处,不奈萋萋绿草何。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