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淹(?-628年),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人,唐朝宰相,隋河内太守杜征之子。杜淹出身于京兆杜氏,早年曾在隋朝为官,担任御史中丞,后效力于王世充,授为吏部尚书。投降唐朝后,被唐太宗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杨文干事件中受到牵连,被流放巂州。唐太宗继位后,杜淹回朝,授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后以吏部尚书之职参议朝政,成为宰相。贞观二年(628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为襄。
两汉举贤良,六朝贵门第。设科不分目,我清重进士。
孔、孟生今日,必就有司试。岂能无斧柯,皇皇行仁义。
宪也少年时,谓芥拾青紫。五岳填心胸,往往矜爪嘴。
三战复三北,马齿加长矣!破剑短后衣,年年来侮耻。
下争鸡鹜食,担囊走千里。时时发狂疾,痛洒忧天泪。
群书杂然陈,所志非所事。枘凿殊方圆,如何可尝试?
今上元二年,诏书下黄纸。帝曰尔诸生,尔其应大比。
纷纷白袍集,臣亦出载贽。既不莘野耕,又难漆雕仕。
龙门虽则高,舍此何位置。抡才国所重,得第亲亦喜。
绕床夜起舞,何以为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