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怀师古庵住惠山并写竹枝以赠

泉声山色古今同,师去尤能继若翁。临别自惭无可赠,一枝聊为助清风。

王绂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烟袅蟠龙花上枝,火引冰蚕茧内丝。烧残锦字诗,似人肠断时。 春情

  髻拥春云松玉钗,眉淡秋山羞镜台。海棠开未开,粉郎来未来。 江行

  鸥鹭江皋千万湾,鸡犬人家三四间。逆流滩上滩,乱云山外山。 春愁

  前日春从愁里得,今日春从愁里归。避愁愁不离,问春春不知。 无题

  九殿春鹊楼,千里离宫龙凤舟。始为天下忧,后为天下羞。 春怨

  遥盼春来图见春,及至春来还怨春。自怜多病身,为他千里人。

曾闻青女手栽培,露冷风严彻夜开。色借龙泉涵碎玉,光凝鸳瓦轶纤埃。

轻盈积素迷行佩,冷淡无香讶落梅。何事太阳收拾却,又随流水到天台。

相忆复相忆,登临百感生。河山分野色,风雨混松声。

白雁书秋思,苍苔篆古情。如何千万里,独自计归程。

留滞周南春复春,路迷何处问三秦。竟非吾土堪垂泪,不为儒冠岂误身。

偷腊槛梅暄媚眼,美寒山筱晚伤神。虚传夜雪能乘兴,不见山阴鼓柁人。

仰止高风迥异群,遗坊长与晓光分。百年事业留双柱,独凛秋霜傲碧云。

此行未见黄松客,欠上千山揽盛秋。长白一支雄秀最,辽东三老典刑留。

万方稔乱群薰穴,七字高吟独倚楼。早晚献诗还扈跸,仙人台上望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