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国风》采歌谣,不因巾帼弃。闺阁多贤媛,岂仅酒食议。
吾母幼淑慎,不为儿嬉戏。绣馀读诗书,四德悉纯粹。
随宦游齐东,孝友两无愧。作嫔于先公,敬戒主中馈。
吾祖瘁文衡,节冷滇闽使。家门盛科名,同怀奋鹏翅。
威姑年正高,妇职益周至。勉力奉晨昏,典衣供药饵。
吾父捷贤书,礼闱伤十踬。皋比隆赵州,名动公卿屣。
桃李溥春风,刀尺撄闺思。苜蓿盘终虚,悲生展禽谥。
予雁序五人,抚育皆亲累。茕茕藐诸孤,惨惨呼天泪。
阿干送榇归,烽火江乡悸。补屋惟牵萝,长安居不易。
婚嫁得粗完,两荆枝又萎。世胄竟凋零,津门寓嫠稚。
苦节天所褒,乃为造物忌。茹荼四十年,蔗味痛难遂。
平生真性灵,景物自言志。愁来付短吟,信笔记时事。
即此一卷诗,颇为精神寄。如见呕心血,如见貌憔悴。
身世历诸艰,十只道一二。余也恐散佚,敬谨为编次。
萱荫北堂摧,劬劳犹可识。书成付阿咸,濡翰泪痕渍。
弭棹中和桥,僦舍千步廊。报名谒鸿胪,会朝造鹓行。
国安四方静,君明六卿良。圣德湛汪濊,庆祚衍灵长。
退率二三子,跻彼容台堂。应试式中考,青衿解趋跄。
寝处不暇逸,倏尔十日强。赏谢既已竟,乃遂戒趣装。
挈书别居停,验符来正阳。门籍甚昭著,门吏更审详。
左入而右出,御道在中央。张拱谨步骤,宁敢相颉颃。
俄然豁尘眸,红杏映绿杨。琳宫閟神乐,宝殿祠玉皇。
□□□□□,驯驭有□房。周览日未曛,放船漫翔洋。
有客留且住,烧烛罗酒浆。语笑忘夜分,月白露气凉。
晨兴未果别,叩关过上方。上方距方山,驻望路渺茫。
沙河走其下,水浅可滥觞。行行莫能前,恨弗凌云翔。
展转乌鹊矼,滞碍了不妨。迤逦广通镇,长流浩汤汤。
长风力健顺,舟子意激昂。画鹢喷巨浪,轻帆挂危樯。
筐箧缄赐金,照耀发宠光。橐囊贮赍粮,往返迪吉康。
兹行非浪游,素愿诚我偿。计程七百里,便可还寓乡。
儿女出门迎,童稚列两傍。膝下问起居,欢乐谅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