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东坡调水传佳话,全凭清浊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诗骨清人肺。
又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石水斗泥资灌溉。有时汲之供烹啜,不闻饮者比沆瀣。
镇沅斥卤少清流,为渟为渊性不侔。山溪径雨尽泥滓,井泉不搅清且浏。
人言井水多瘴疠,溪流虽浊不生忧。愚者传疑智者信,倒置流品付悠悠。
此乡瘴气由山毒,蛇涎雀酡盈沟渎。污地浊泽此蒙泉,山薮藏疾当暑酷。
滂沱一刷延溪满,溲勃何用勤渗漉。乡人晨昏剧饮此,荣卫安可容黪黩。
此时幸有未枯井,无尘无垢可鉴影。舍此取彼胡为乎,一清一浊君试饮。
吁嗟乎,古人品水重八德,陆公名泉亦难得。但看扬子江水尽狂澜,有人江底汲取临不测。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古来称君子,不于温饱中。举世莫之爱,天亦固其穷。
然后见言行,可以为世风。谁为后来者,素心推我翁。
结庐虽人境,杳然闭闲宫。一函义文经,抱以究始终。
我来永诀时,犹提主敬功。惜哉我翁去,萧然闾巷空。
负翁日已多,永矢爱吾躬。
蒿莱封径不腰镰,长夏山斋睡正甜。风送歌声满天地,惊回残梦雨廉纤。
更声随雨动谯门,颇似听泉宿楚原。客里青灯如骨肉,独能相待向黄昏。
十月十四夜,灯寒燄寸长。
披衣临曲水,把笔向清霜。
月透诗情冷,风吹醉面凉。
故人知得否,空断早梅肠。
花时自失岂关风,韶景何曾负秃翁。潭水有情还作碧,杏林如洗尚留红。
上方泉响诸天净,归路山光一雨功。春梦重重谁大觉?与君勘取不空空。
榉柳林边候吏迎,血涂草棘虎纵横。
分明身在朝天驿,惟欠嘉陵江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