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屋依山麓,衣冠尚古风。醉人千日酒,扶杖百年翁。
云起山松绿,风回野烧红。谁云避世者,犹自在崆峒。
郑玉(公元734—802年),字廷玉。原籍河南荥阳。其祖父郑亮在鄚州任司马,留居本地,遂为鄚人。其父郑泰,官至武卫大将军侍太常卿。明万历本《任丘县志》记载,郑玉私宅在莫亭县颂美里(鄚州城内),幼年读书习武,有老成之风,至20岁有济世之才。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郑玉死于莫亭,时年68岁。第二年葬于鄚州城南二十五里三方村之原。
坡云无竹令人俗,我云俗人正累竹。
玉立斋前一万竿,能与主人相对寒。
看竹哦诗笔生力,山童怪予遽忘食。
不但不可一日无,斯须无此看何如。
诗成欲写且复歇,恐竹嫌诗未清绝。
丁宁一竿不可除,竹亦何曾减风月。
慈亲辛苦教儿专,祇计诗书不计钱。岂为暮年资禄养,能通官政是家传。
省已良非过,于人乃不孚。文身弃章甫,按剑对明珠。
去位宾朋散,还家儋石无。孔颜亦偃蹇,汝困勿嗟吁。
即心即佛口喃喃,非佛非心转不堪。八十四人门户别,何曾一个是同参。
烟萝影里敞幽居,石径崎岖客到疏。满地莺花三月酒,一檠风雨五更书。
云深莲社诗坛静,月朗梅窗纸帐虚。老我刚寻泉石兴,万花林外一牛车。
车马长安道,谁知大隐心。蛮僧留古镜,蜀客寄新琴。
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思君一相访,残雪似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