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观(公元766--794年)字元宾,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生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卒于德宗贞元十年,年二十九岁。(新唐书本传不载卒于何年。此据韩愈撰墓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年二十四,举进士后三年,为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与韩愈同登第。明年,试博学宏辞,观中其科,而愈不在选。官太子校书郎。又一年,病卒。唐末陆希声辑其文为《李观文集》(后人或题《李元宾文集》)三卷,宋初赵昂另辑《后集》二卷,今皆存。观为文不袭沿前人,独辟蹊径,时谓与韩愈相上下。及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
析城山头望王屋,险绝转疑不可登。白云先生笑招手,兴本难遏机许乘。
山行两日始得达,昂首一眺惊崚嶒。预戒仆夫卸鞍辔,扶持独仗猢狲藤。
上方云气屡开合,千变万化得未曾。雷声踔厉走足下,神龙掉尾看飞腾。
大地弥漫不可辨,此身高踞天几层。瓣香默祝愿开霁,精诚感格神斯凭。
天风吹拂露真面,杲杲之日从东升。峰巅突兀俨车盖,始信命名非无征。
群山罗列竞环拱,绝似孙子承高曾。仰看屋角挂北斗,俯听下界喧苍蝇。
我欲挥手谢时辈,婚嫁未毕尘心增。剩将一事傲太白,落花亲扫吾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