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短书歌

骨肉萍蓬各天末,十度附书九不达。孤台冷眼无来人,
楚水秦天莽空阔。翔雁横秋过洞庭,西风落日浪峥嵘。
三年音信凝颦外,一曲哀歌白发生。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猜你喜欢

净土移根供佛前,本来幽意合栖禅。从今处士山窗下,日对楞严诵几篇。

何处渔汀晚棹回,笛声似为水云哀。相逢莫怪频垂泪,曾向梁园听曲来。

荣华无定若漂流,何似忘机狎海鸥。傥使题桥言不应,相如岂不见人羞。

因交明允知坡颍,喜少公文更雅醇。

方幸儒林得吾子,奈何宰相失斯人。

未挥潞国告廷制,久作河阳入幕宾。

自古埙篪宜送奏,开元张垍与张均。

人生至亲惟父子,备述恩情在于此。千言万语无他事,惟愿脩仁循义礼。

草深那可访,地久阻相传。散漫三秋雨,疏芜万里烟。

都迷采兰处,强记馆娃年。客有游吴者,临风思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