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山人夜话(一作与濮阳夏侯吴三山人夜话)

静谈云鹤趣,高会两三贤。酒思弹琴夜,茶芳向火天。
兔裘堆膝暖,鸠杖倚床偏。各厌池笼窄,相看意浩然。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猜你喜欢

神灵造天极,仁深祚绵远。

光尧渡江初,属族扶日辇。

南来逾百年,瓜瓞载繁衍。

开江一枝灯,海滨发长焰。

绍兴庚辰第,伯祖维创见。

自此灯灯续,儒科已累践。

侄也幼则孤,门户中屯蹇。

执编青衿后,浪策礼部选。

有叔行派亲,隔蓦此异闬。

天都邂逅初,觌面苦恨晚。

为言起家难,铢积勤靡倦。

相从忽问劳。把臂互惊叹。

霅城每频过,访我李曹掾。

及兹脱选海,几拟谢深眷。

三年在奔波,留滞颜色靦。

扁舟此经从,相见笑而莞。

排日罗酒浆,延顾礼既腆。

所欣廷兰秀,一一莫可拣。

读书固有获,而况多积善。

窦桂未足夸,王槐定应显。

愿言阐宏规,涵肆观文典。

士业止科名,耕耨工亦浅。

胸中浇万卷,落笔自精悍。

何当它年来,大雅见文宪。

功名固悬命,立志毋狭褊。

微言勿谓迂,聊作友于勉。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杏花红映宫壶酒,蓝袍尽是同年友。不辞一醉向东风,感荷恩荣世稀有。

归路烟尘飞夕阳,须臾海月生明光。马上倩扶玉山倒,此身遭遇当虞唐。

君今作宰声藉藉,展取新图寻旧迹。为忆联镳紫陌春,笑把霜毫挥醉墨。

十年踪迹两浮沉,此日逢君潞水浔。无奈相逢又相送,临岐回首共沾襟。

寂寞幽人卧,追寻茂宰贤。飞觞临夜雪,把袂坐高天。

剡曲三更棹,梁台万古筵。异时吾党事,兰水定谁传。

我昔怀军书,西行尽淮泗。

是时敌方张,长江饮渴骑。

憨将何一律,两地一朝弃。

川原厌膏血,关山接烽燧。

岿然舒子国,屹立干戈地。

中有袴襦民,未可文法治。

疮痍待良药,天子念循吏。

谁厌承明直,雅是诗书帅。

淮扬君肯薄,吾丘世寡二。

正须烹鲜手,往述羡鱼意。

前驱触炎热,弭节及凉吹。

朝衙百吏散,闭合有余致。

临州古云乐,此理敢轻议。

近闻今单于,已遣朝正使。

公师杜征南,郡得汉龚遂。

里闾息愁叹,扞牧殆余事。

政成多暇日,寄我千金字,

淮鱼秋正美,灊山日空翠。

匹马不作难,为公十日醉。

颇见有此客,要使州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