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侍郎入隆唐观

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
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参差凌倒影,潇洒轶浮埃。
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悬萝暗疑雾,瀑布响成雷。
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猜你喜欢

淙淙雨声泻高秋,稻粱浸澜雨不休。

志士仁人万行泪,孤臣孽子无穷忧。

一身穷困未暇恤,如此无事理有不?圣言古训举不验,简编可用汗马牛?呜呼有粟吾得食,夜睡何时得安席?我生犹及宣和年,建炎以来身所历。

高皇一言感天地,盗贼千群扫无迹。

疽囊虽惨固可医,谁为圣代施鍼石!

两郎放荡不自羁,春物寂寥宁得知。能读离骚饮美酒,头白江翁殊复奇。

上马同寻旧路行,风林日暖自无声。此时话别难为语,山水淙淙聒耳鸣。

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地与三山古,时来六月嘉。

摇波红雾皱,转棹绿阴斜。四望楼亭畔,新荷面面花。

铁柔不为剑,木曲不为辕。今我亦如此,愚蒙不及门。

甘心谢名利,灭迹归丘园。坐卧茅茨中,但对琴与尊。

身去缰锁累,耳辞朝市喧。逍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

无忧乐性场,寡欲清心源。始知不才者,可以探道根。

西风横荡,渐霜馀黄落,空山乔木。照水依然冰雪在,耿耿梅花幽独。

抖擞征尘,扶携短策,步绕沧浪曲。怅然心事,浮生翻覆陵谷。

试向商乐亭前,冷风台上,把酒招黄鹄。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

百亩春耕,三间云卧,此计何时卜。功名休问,卖书归买黄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