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涧畔枯松树,禅老堂头甲乙身。传是昔朝僧种著,下头应有茯苓神。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江览意仍馀,舟行向碧虚。四空连物色,孤影入樵渔。
流水送归兴,白云看道书。平生紫霞想,去矣欲飘如。
当时匣中铜,于今翳尘土。当时箧中丝,于今无寸缕。
磨镜休使光,缲丝休使长。镜光惊貌换,丝长嫌绪乱。
对镜与治丝,两者俱肠断。
凿破云根石窦开,朝朝煤户到城来。北山更比西山好,须辨寒炉一夜灰。
霜绡才半幅,描写尽中华。城郭山林里,穷愁未有涯。
舴艋为家东复西,今朝破晓下前溪。
青山缺处日初上,孤店开时莺乱啼。
倦枕不成千里梦,壤墙闲觅十年题。
漆园傲吏犹非达,物我区区岂足齐。
已作湖阴客,如何更远游。
章江昨夜月,送我到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