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大谷霁长霖,回云媚山泽。流潦岂不广,孰云泥吾轭。
朝谢司农卿,夕为岳阳客。皇眷良在兹,行止各有适。
有适非盘敖,眷言反初役。解彼府中绶,归我湖上宅。
葺宇依清涟,跻山憩玄石。幽栖谢生虑,静便终日夕。
矫矫云际鸿,谁能制其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