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门初下辟,石馆始沉研。游雾千金字,飞云五色笺。楼台横紫极,城阙俯青田。暄入瑶房里,春回玉宇前。霞文埋落照,风物澹归烟。翰墨三馀隙,关山四望悬。颓峰暌酌羽,流水旷鸣弦。虽欣承白雪,终恨隔青天。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秋山马前空复横,马蹄不作看山行。悠然回首何处所,此心已到他州城。
火灯匆匆鸡一声,贵贱富贫俱有程。相看一语出不得,细雨欲落空江明。
澄江晚悠悠,离思杳难极。西风鸿雁飞,我忆鸣秋客。
远树带馀晖,前川起寒色。即此待归舟,沙头扫苔石。
笑予何事日栖迟,不读离骚便赋诗。几度寻筇欲问酒,蒲香隔院竟招谁。
长涂策征騑,解后栖禅处。入门坐盘石,果得山僧遇。
阴泉浥雨漪,阳坡荫云树。衣留大颠室,马系支公墅。
一息神已怡,忘言转多趣。所嗟尘鞅羁,又复扬飙去。
殿户还飙入,宫池御水凉。綵舟人竞渡,化国日偏长。
白发苍髯五老人,德虽不孤世无邻。
松风忘味同戴舜,梅雨蒙头非避秦。
筑亭风流二千石,此老入谒官不嗔。
一樽相对是宾友,学得养生通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