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鲁连蹈东海,介子逃西山。方舟信超越,岩径安可攀。
扬烈犹靡惩,置金徒嗟叹。伊余秉拙讷,薄游及兹年。
急湍有奔桴,迫路无停辕。惨惨沧流月,悽悽沙塞烟。
徒钦静者意,未遂同袍言。偶耕慕庞公,石栖景焦先。
扪衷谅有持,顾巳竟谁谖。复来感方寂,解作忧更牵。
抑心二十载,始别金门还。积疴谢人徒,颇与疏遁便。
眷兹丘园荣,岂美场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