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维阳成礼乐,治定昔君临。充庭观树羽,之帝仰摐金。
既因钟石变,将随河海沈。湛露废还序,承风绝复寻。
衮章无旧迹,韶夏有馀音。泽竭英茎散,人遗忧思深。
悲来未减瑟,泪下正闻琴。讵似文侯睡,聊同微子吟。
钟奏殊南北,商声异古今。独有延州听,应知亡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