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编槿篱疏,结茅亭小,此间胜宇初辟。无地寻诗,停车欲问,鸟声知唤过客。
湾头虹断,荡孤艇、微波自碧。关心重到,如许溪山,故乡迢隔。
好时嫩约难凭,解道封姨,柳丝工擘。残红飞杳,生香不著,寂寞梨花寒食。
酒醒春老,又还是、青帘向夕。而今何事,招我閒鸥,泥人脉脉。
望白宫沈,青阳转,三海依然金碧。游悰浑未减,想花迎冠佩,树窥温室。
步屧尘侵,衣簪影互,聊与东皇分席。奁光吹欲皱,跨金鳌玉蝀,镜漪涵壁。
怪连日多阴,定缘高处,酿寒尤力。
番风谁禁勒。楝花过、婪尾无消息。便纵赏、丰台殊艳,鹿苑经香,惨将离、梦遥天窄。
雾障铜驼陌。清泪竭、麴澜深羃。任孤客,愁如织。珂马盈路,曾是倾城倾国。
赋情未忺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