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霁晚流阔,微风吹绿蘋.鳞鳞远峰见,淡淡平湖春。芳草日堪把,白云心所亲。何时可为乐,梦里东山人。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琪花谁散满林端,一夜钟山失翠鬟。上下清光相掩映,乾坤都在画图间。
提轮放线知深浅,把火烧山预辨宜。莫道逢场闲作戏,直须对病设良医。
仰山活业苦无多,畲片荒田种粟箩。
去与一锄翻到底,听渠叉手道如何。
姑射吸风仍饮露,洛妃习礼更明诗。
梅花浑不施朱粉,直以天香与雪肌。
生在如来家,须学如来行。
诸念入正念,有诤归无诤。
少林佛图不再见,台山大会堪凭□。
彼何人哉我何人,眨起眉毛宜猛省。
把菊叹将老,上楼悲未还。短长新白发,重叠旧青山。
霜气清襟袖,琴声引醉颜。竹林唯七友,何幸亦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