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斋戒承华殿,端拱须臾王母见。霓旌照耀麒麟车,羽盖淋漓孔雀扇。手指交梨遣帝食,可以长生临宇县。头上复戴九星冠,总领玉童坐南面。欲闻要言今告汝,帝乃焚香请此语。若能炼魄去三尸,后当见我天皇所。顾谓侍女董双成,酒阑可奏云和笙。红霞白日俨不动,七龙五凤纷相迎,惜哉志骄神不悦,叹息马蹄与车辙。复道歌钟杳将暮,深宫桃李花成雪。为看青玉五枝灯,蟠螭吐火光欲绝。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一蚓蜿蜒行燥土,定是明朝天作雨。
六厖酣憨初眈乳,乍见异物吠惊睹。
老厖垂涎傍睨顾,此心亦以舐犊故。
鹑衣百结多儿妇,锦屏鸳帐辄独处。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
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小儒忝师训,迷谬失其方。一为狂瘖病,望道空茫茫。
颇闻东山园,芝朮缘高冈。瘖聋百不治,效在一探囊。
再拜药园翁,何以起膏肓。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掷果心频喜,攀条臂暗通。有怀清远峡,云断玉环空。
寻春何惜驻征鞍,只怕春归不怕寒。故国山川无限思,我来仍得雨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