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棱棱双节称王母,此日陈情先念祖。陟屺仍怀圣善人,燕喜俱难方颂鲁。
匡岳彭湖间气钟,妇姑先后禀将同。节操承家自不改,贻翼于今未有穷。
黄鹄歌残天渺渺,鸾书欲下恩多少。三釜犹怀风木思,六珈已恨堂萱老。
手植庭槐喜独存,欲报春晖未敢言。骅骝志尚堪千里,乌鸟情终逮九原。
财赋东南随物力,早夜持筹裕经国。岂同榷利计征求,祇为明庭佐规画。
能诗水部本通才,宦业中朝更远哉。叠有纶恩荣里闬,依然宝婺映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