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喜见山,东行亦未远。夕阳带归路,霭霭秋稼晚。樵者乘霁归,野夫及星饭。请谢朱轮客,垂竿不复返。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壮龄心已尽,孤赏意犹存。岂望图麟阁,惟思卧鹿门。无谋堪适野,何力可拘原。只有容身去,幽山自灌园。
朱审偏能视夕岚,洞边深墨写秋潭。与君一顾西墙画,从此看山不向南。
秋风素旐听虞歌,月落空山叫夜乌。堂上白头翻哭汝,膝前黄口已成孤。
魂依姜被霜华冷,肠断苏机血泪枯。寄语闺中髽髻妇,茹哀还慰八旬姑。
我游空翠亭,遂蹑空翠窟。仄处迷向背,昼光寒不入。
高壁散长风,到面作飞雪。积阴带江声,冷中石骨裂。
钩络枯藤幽,剥啄古扉缺。虚寺钟一声,客魂堕泬。
尘氛此俱隔,惟有仙气结。愿得托茅茨,终焉养疏拙。
五花马,雪踠骄春赤云胯。前年来从冀北野,蹄不惊尘汗流赭。
将军见马筋骨奇,不惜千金买得之。持缰使马或徐疾,马不能言意自知。
骑向边城频出战,背长鞍花肩着箭。敌兵四合突重围,救出将军走如电。
将军归向马拜谢,汝龙驹,脱吾害。刍如山,豆满仓,牧人守饲寒夜长。
帐下英贤筹画妙,曾劝将军勿轻躁。智谋仁勇胜万人,破敌擒王献宗庙。
将军早依如此语,免致冒险几成虏。感恩在马不在贤,但恐忠良气消沮。
养马能利将军身,养贤均利天下民。若能养贤如养马,偃武脩文治道新。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