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船尾一轮月,船头百里道。遥怜闺中人,迟我同清照。
沉沉夜向阑,瑟瑟风渐峭。愿卿且安眠,我亦止凝眺。
卿居东楼下,夜境尤静好。玉虫有双花,金蝉无凄调。
细风动素帏,远客梦中到。殷勤诉契阔,执手相慰劳。
欢言未及终,隔帘闻鹊噪。明朝我果归,百念融一笑。
谁云梦无凭,梦境情可造。
焚尾花繁,曼殊仙迹,丰台春色如许。红遮香径,碧绕阑干,当日娇柔堪拟。
想一代词人,千秋佳丽。消受最怜伊,吟肩试倚。翠巾新拭,绣窗闲语,悄鬟低、犹堪追忆。
天与艳才如此。姗姗月下徘徊,露冷苔黏,钗横佩坠。
任从他、满目风光,总被杜鹃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