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蜡香烟扑画楹,梅花落尽庾楼清。光辉圆魄衔山冷,彩镂方牙着腕轻。宝帖牵来狮子镇,金盆引出凤凰倾。微黄喜兆庄周梦,六赤重新掷印成。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万松亭下寒溪桥,走马冲泥苦折腰。下榻何曾嫌造次,登堂原不费招邀。
入帘庭草连荆树,出谷莺声遍柳条。眼底江山分楚越,迎恩楼上梦魂遥。
寂寞遂终夕,晶莹忽通曙。垂幔若遗情,开轩始惊晤。
骚屑方委栋,氛氲正飘树。被物乍同收,因形乃分赋。
积重或偏敧,乘弱亦轻附。烛幽时浚达,弥缺必丰注。
野人悄将归,栖鸟寒犹露。晓色已侵昼,澄辉更延暮。
憬幽知悦性,念群转荣虑。欲出访郊扉,扁舟尚迷渡。
清溪斜绕北山头,偶爱溪山卜筑幽。啼鸟有时供笑语,浴鸥无数对沉浮。
春寒欹枕惊残梦,夜静评诗忆旧游。安得移居近君侧,醉吟随意共悠悠。
蜀国少平地,方思京洛间。远为千里客,来度百牢关。
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不因名与利,尔我各应闲。
把君诗卷问南鸿,憔悴看成六十翁。老去祇应添鬓雪,愁来那得愈头风。
田园芜没支筇懒,书画萧条隐几空。犹喜梅花开绕屋,腊醅初熟草堂中。
五更寒作阵。正绣幕重重,一枝斜隐。当时曾在,春宵底、照足美人春困。
云沈雨重,谢倦眼、看承逾俊。珊枕畔、翠袖轻遮,怕他隔帘风紧。
如今长伴空床,风也弄孤灯,闪成青晕。兰心剪瘦,谁听得、掉却玉钗声韵。
金荷渐烬。结遍釭花无准。问红蜡、今夜和愁,烧残几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