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前日君辞我,江上今朝我送君。
自去芦洲寄消息,故人犹在武昌军。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我哭慈亲眼欲枯,又闻君哭在长途。凄凉鼎釜新加秩,零落波涛旧绣图。
无限寻思浑梦鹿,有怀反哺不如乌。麃将太史新铭刻,留与闺门作范模。
望远诗情懒,浮云冷客心。涨痕留水岸,秋色接城阴。
默检间愁细,行歌露草深。残年废文字,妄想已消沈。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年来日日风清日,今日风清更可人。遥献美汤怜送节,更闻金胜簇新春。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自频。东阁早时闻一曲,却令和客不胜新。
黄涂亘东西,六龙驾天车。一驰濛泛间,百计无柰何。
弯弓倚扶桑,抗手招阳戈。浮云徂我前,逝鸟鸣相过。
凤凰愁丹山,溟海日夜波。行行欲安之,念此纷滂沱。
幽忧最是人间累,放旷元为学道先。可爱当年王子晋,吹笙未了便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