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鱼一尾不曾有,又诺毘陵苍鼠毫。
细粒吴粳谁下咽,尖头越管底能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谁染关山战血红,三吴壮士引雕弓。荒林虎啸风声切,野戍乌啼夜色空。
未信吟诗能退虏,翻令生子学从戎。何当挽取天河水,净洗扶桑日月东。
从今数到七十岁,一十四度见梅花。何况人生七十少,云胡不归留此耶。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僊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胡音嘈囋不须听,整顿征衫待启明。已把哀笳变清角,可伤任昧杂韶英。
风清宴瑶池,正拥万姬醉。
忽有青衫人,穿仗献封事。
拔蒲复拔蒲,织作波纹簟。无处寄相思,秋风露莲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