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乙亥岁云秋,京华节奔走。习静思古人,渐觉诸缘丑。
扰扰学名争,一事无能取。持此食衣馀,何禆智与寿。
耳目本聪明,俗心自尘垢。而有憧憧交,旦昼驱之走。
托权于世人,强身其左右。世情相爱少,抱拙况非友。
不忖一物孤,犹云命不受。尝观鼓物情,其初宁薄厚。
濡动责雨风,栽倾固不偶。所以古至人,道力深所有。
贵我答天心,天亦为先后。至今读其书,居然性灵久。
及兹未远涂,前修作内守。今人亦不争,古人亦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