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皋见予甬上耆旧集中所录钱侍御帝里篇而叹赏不置即和其作

琅琦江上无寸土,重趼归来泪如雨。侧身且作芦中行,冥飞频为弋者惊。

头颅出自鲛人室,剩馀一丝不我绝。莫道我身鸿毛轻,雄虹光照枯燐青。

扬雄符命那可读,高庙闻之鬼夜哭。不见茂陵秋芒芒,夜闻马嘶何处望。

嗟哉我家故栗里,回首徒伤急景驶。袖中尚有一卷书,我兄幕府之留馀。

十年以来长钳口,明夷于股更于肘。祗应投之九天门,天门詄荡白日昏。

与人家国良多事,一梦栩栩还起起。是谁读之叩钵催,染豪重吹九死灰。

谢翱方凤良俊物,呕出当年朱鸟血。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君不见燕中高筑黄金台,乐生慷慨从西来。挥戈谈笑聊凭轼,七十齐城何有哉。

君不见荆卿击筑饮燕市,悲歌变徵声,出祖临易水。

督亢图成樊首函,西入秦庭观玉几。又不见夷门翁、屠肆儿,抱关鼓刀知是谁。

一朝窃符与公子,邯郸从此驱秦师。古来侠者此数君,叱咤万里生风云。

借身报仇不足道,持危排难宁论勋。思如雕鹗霜空肃,气似骅骝霜坂逐。

自堪鸣剑驰伊吾,谁解校书向天禄。君不见东方先生待诏时,三冬文史无不窥,徒诵四十四万字。

宁似卫将军,救羊之尺箠。仆也落魄长安市,颇识中原豪杰士。

只今匈奴犯边鄙,四郊多垒谁之耻。便请横行沙漠里,岂令饮马雍奴水。

朔风夜吹紫驼耳,旄头不见三军喜。登坛推毂更谁俟,酒酣耳热可以起。

左执干戈右弓矢,为缚天骄报天子。

四山沈绀碧。剩一带郊原,水田萦白。斜阳弄寒色,映髯龙葱茜,翠屏凝立。

凌霜旧质,更新长、青条几尺。记曾听、万马归来,吹彻一枝风笛。

堪忆。徂徕移种,岱亩敷荣,几成今昔,枝柯自惜。苍烟淡,袅晴日。

料千年相待,云深鹤老,已是多时化珀。尽人间、万木凋零,岁寒未识。

千嶂浮空翠入舟,乱云堆里指东流。无缘结得烟霞伴,架屋松风最上头。

恍惚九河道,龙门碣石蹲。水经郦子注,玉字禹时存。

泽怒疑彭蠡,山高压昆崙。南溟世莫骇,一口我能吞。

帐罗似水,怕轻寒剪剪,玉肌凉逗。待得海棠娇睡醒,满地落英如绣。

斗草庭闲,浮梅槛远,空把良辰负。秋千架冷,杜鹃啼老烟柳。

争奈锦带轻分,湘奁懒启,别泪抛红豆。细雨斜风帘不捲,只是恹恹病酒。

无力釭花,相思笼鸟,都为春来瘦。销魂如许,镜中何况螓首。

多年居古洞,偶尔到王城。老益禅心定,贫谙世谛轻。

空犹嫌有相,火久断无明。再拜求真偈,流传度众生。